寓德育于智育之中-谈班主任工作的体会

发布时间:2011-12-15 浏览次数:236

学院退休教师 张景榴

在担任化学系85级有机化学主讲教师时,系党总支聘请我兼任该年级(1)班班主任工作,考虑到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是份内的事,就欣然接受了聘请。当我以班主任身份向同学们作简短的“就职”讲话时,数十张渴望成才的脸孔聚精会神地望着我,这增强了我当好班主任的信心。因此,向同学们表示很乐意接受班主任这个职务,并将努力为班集体做一点事,接着问大家是否欢迎,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我说,既然一方乐意,一方欢迎,两厢情愿,那么,我们也就有了共同的语言和愿望把班集体搞好。针对当时该班教室脏乱现象,我提出首先从搞好教室卫生做起,指出搞好学习环境卫生,不但可以振奋人的精神,培养热爱劳动的观点,也反映出一个班集体的精神面貌。果然,从第二天起,教室卫生面貌有了改观。过了不久,发现值日生没擦板,我面带微笑半开玩笑地说:“瞧!班主任来上课,黑板都不擦,其他科老师上课就可想而知了。”同学们报以笑声。显然,他们受到了批评,但没有反感。紧接着我给同学们指出,这不是单纯擦不擦黑板问题,而是反映出对待值日生职责的态度以及对待老师的礼貌问题,并声明并非我怕擦黑板。我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每次下课,都把黑板擦干净才走,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感染学生。

有一次,在布置课外作业时,稍微多了几道题,个别同学就出现喊叫现象。我意识到这是学习上刻苦性不够,怕苦思想在作怪,但是没有立即批评他们。当讲授“苯”的芳香性时,就结合教学内容,介绍化学界前辈魏尔斯泰为探讨芳香性的普遍性,前后历时8年,经过12步化学反应,才合成1克左右环辛四烯的故事。同学们听了,啧啧出声,钦佩之情溢于言表。我趁热打铁,给同学们指出,做学问好比追求真理,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做作业也是这样,平时不花功夫钻研习题、多做习题,到用的时候是不可能得心应手的。我认为,这样顺其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容易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比生硬的批评、训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学中,针对有的同学存在抄袭作业现象,就在其作业上批了“与×××同学雷同”字样,以示警告,又在课堂上不指名批评了这一不良现象。为了不使这些学生破罐破摔,乃联系有机化学醛酮这一章,讲了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的真实故事。故事的梗概是:黄老先生在来我校的一次讲演中,介绍了他发明的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黄鸣龙反应”的经过,强调他并不是天资比别人特别聪明,主要靠自己的努力。说他刚在德国留学时,老师要求很严格,他做第一个有机合成实验时,重做3次都不合格,最后只好从试剂瓶里拿了现成的产品去交卷。但他并不气馁,而是认真总结教训,严格对待实验的每一个环节,终于迎头赶上。他在一次重复开歇纳武尔夫还原反应时,不慎因瓶塞漏气,水分被蒸掉许多,但他没有中途停止实验,而是继续注意观察,结果发现产率意外地高,他终于改进了这个实验方法,使老法反应时间需近百小时缩短到数小时即可完成,简化了反应,大大提高了产率。接着,我语重心长地说:像黄鸣龙这样世界有名的科学家(他是迄今为止以人名命名的有机化学人名反应中唯一的中国化学家)尚且主要靠后天的努力,你们是新时代的中国大学生,难道不应发愤图强吗?        

帮助“差生”提高学习成绩,也是老师固有的职责。对待“差生”,不要疏远,更不能歧视。人都有自尊心,“差生”提出的问题,有的尽管很简单,我都一一认真予以解答,从不说什么“这么简单的问题也不会?”之类有伤学生自尊心的话,因为那样一来,他们以后更不敢问了。

对于成绩大起大落的同学要作具体分析,深入进行了解。例如,有一位同学一贯成绩很好,突然降到不及格,经了解,原来因生病缺课了一段时间;有一位班干部,平时成绩中等,但愈来愈退步,也进入不及格的行列,经调查,原来是谈恋爱影响了学习。原因找到了,才好对症下药,帮助其迎头赶上。                             

在期末温书辅导时,为了给“差生”创造质疑的机会,避免被中上水平的学生“包场”,我有意识地进行分组答疑,这样保证了“差生”也有质疑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些同学存在猜题、应付考试,而不是下功夫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不良倾向。在一次半期考中,一道涉及稠环烃命名的题目,有不少人竟不会解答。经了解,原因是课堂上未作重点讲解,学生以为不会考。针对这一思想,在讲评时就给他们指出,做学问要老老实实,存在不得半点侥幸心理,并联系己经讲过的凯库勒因做梦受到启发而提出苯结构式的故事,指出,许多人都会做梦,为什么并没有发明苯的结构式呢?这是由于凯库勒积累了大量的资料,深思熟虑的自然结果。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联系学生实际思想问题,有针对性地、顺乎自然地进行思想教育,其效果是肯定的。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 中国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科技厅 人事处 组织部 信息发布

Copyright 化学与材料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 电话:0591-2286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