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名称:油茶籽加工及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

完成单位: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成果于2018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轻工技术与工程学科。围绕着油茶产业共性关键技术开展科技攻关工作。针对油茶籽油在传统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脂等精炼工序中生物活性物质与营养成分遭到破坏,油茶籽油生产成本高,油茶籽加工副产物利用率低、高附加值产品少等科技难题,以油茶籽为原料,创新油茶籽加工工艺及相关产品的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开发出了食品级油茶籽油、化妆品级油茶籽油、油茶籽油掺伪鉴定方法、水溶性油茶籽油、保健油茶籽油、煲汤油茶籽油、油茶籽油精油等油茶籽油系列护肤品、高纯度茶皂素、茶皂素系列洗涤产品等,主要创新如下:

1)发明了低温精炼油茶籽油的方法及精炼吸附剂,建立了吸附法精炼油茶籽油的工艺及最优吸附剂的配方;简化传统油脂精炼工序,避免了传统精炼工序对油脂中生物活性物质与营养成分的破坏,生产周期由传统精炼方法的54-72h缩短到了24-36h,得率提高了3%以上;维生素E的损失率降低了50%以上。

2)建立了一种利用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检测油茶籽油掺伪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对掺伪油茶籽油样品进行直接、快速、准确地鉴别,为保证食品安全。

3)在油茶籽油物理吸附法精炼的基础上,通过碱炼锅、阀门等创新,利用分级冷冻与吸附剂相结合的方法制备化妆品级油茶籽油,保留油茶籽油中维生素E等天然抗氧化成分,解决了油茶籽油在化妆品应用中的稳定性与相容性的问题,达到了进口化妆品用橄榄油的标准。

4)创建水溶性油茶籽油的制备方法,通过油茶籽油与聚甘油等多羟基物质进行改性制备水溶性油茶籽,粘度只有油茶籽油的8%,提高油茶籽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实现了油茶籽油在水基化妆品等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5)发明保健油茶、煲汤茶油的制备方法,丰富了油茶籽油的品类,各项符合国家标准。

6)发明生物酶法制备茶皂素的方法,解决了油茶籽油加工副产物油茶粕的高值化利用问题,利用酶法提取茶皂素,茶皂素的得率达到95%以上,纯度达到98%以上,在洗护产品中应用性能优异。

7)发明油茶籽油与大蓟抗菌剂组合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能用广泛应用于护肤品等领域。

8)发明了去屑止痒洗发水,解决了油茶籽油、茶皂素在日化领域中的应用问题。

获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6件,制定标准1项,发表论文7篇,SCE收录1篇。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油茶籽油、化妆品等企业进行推广应用,近三年累计创产值3.75亿元,利税5937.28万元,带动了区域经济循环发展。项目的应用有效提升了油茶籽产业的竞争力,开拓了油茶深加工技术及应用渠道,推动了产业延伸,有力促进福建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依托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农户种植油茶的经济效益,2009年至2017年间,累计带动周边800多农户种植油茶,周边新增油茶种植面积15万亩以上,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冯茜在ACS Central Science上发表研究成果

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生物医用材料与药物控释团队的冯茜副研究员与香港中文大学秦岭教授、边黎明教授和许建坤博士合作,在可注射生物材料支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有关研究成果于近日以《Dynamic and Cell-Infiltratable Hydrogels as Injectable Carrier of Therapeutic Cells and Drugs for Treating Challenging Bone Defects》为题发表于《ACS Central Science》。该成果展示了一种新型可注射超分子水凝胶支架材料,这种材料可有效负载种子细胞和刺激因子,并通过微创手术的方式对组织缺损进行修复再生治疗,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生物支架材料。

ACS Central Science》创刊于2015年,是美国化学会(ACS)出版社旗下的化学类综合性期刊,致力于发布新颖性的研究论文。该刊物内容涉及化学的各项领域,在新发布的2018年中科院分区中,属于化学大类一区,影响因子为11.228

文章链接:

https://pubs.acs.org.ccindex.cn/doi/full/10.1021/acscentsci.8b00764



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研究成果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项目名称:氟硼酸转化膜铝箔的小圆柱磷酸铁锂电池

完成单位: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福建师范大学)

研究成果于2019年获得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

项目简介:磷酸铁锂电池具有原料广泛、绿色环保等优势。不过,这类电池存在低温放电、高倍率放电和批次一致性差等问题,国内外试图通过提升磷酸铁锂电子电导率和离子传导率,或在铝箔集流体表面涂覆导电物等方法进行改善的效果不明显。

创新性:本发明首次在铝箔表层直接生成含氟硼酸离子的多孔表面膜,避免铝箔在电池存放或充放电过程中的表面氧化现象,与正极涂覆层结合紧密,制备电池过程复合尖晶石富锂锰酸锂的小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具有优秀的低温大电流放电性能和循环性能。



 

福建省先进材料化工基础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在《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

近日,我重点实验室“微介孔材料与绿色催化”团队成员博士研究生林佳(环境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陈烨琳、柳晓杰以及教师陈小华、黄飞、郑瑛与福州大学江莉龙、肖益鸿研究员研究团队合作,在甲烷燃烧催化剂研究中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通过调变溶胶体系酸度以及溶胶聚合速率成功构筑出对甲烷燃烧反应具有催化活性的钴掺杂有序介孔氧化铝,进一步以其为载体制备得到钯钴双金属催化剂;发现通过调变催化剂的微结构,可调控催化剂的表面酸碱性,还原性以及活性组分与载体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实现性能优异的甲烷燃烧催化剂的制备。研究成果(Microstructural Property Regulation and Performance in Methane Combustion Reaction of Ordered Mesoporous Alumina Supported Palladium-Cobalt Bimetallic Catalysts)在国际权威期刊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 (SCI一区,影响因子14.29)在线发表。该成果第一完成单位为福建师范大学,第一完成单位通讯作者为郑瑛教授。此前,该团队的另一重要研究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主办的ACS Catalysis SCI一区, 2018年影响因子11.384.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2633731931015X?via%3Dihub

https://ars.els-cdn.com/content/image/1-s2.0-S092633731931015X-mmc1.docx

 



 



友情链接:
中国教育部 中国科技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福建省教育厅 福建省科技厅 人事处 组织部 信息发布

Copyright 化学与材料学院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350117) 电话:0591-22868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