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的“信息材料与器件技术”团队,致力于聚合物电子信息新材料与器件新技术的开发与利用,主要研究方向为:有机/聚合物光电材料与器件、有机/无机室温磷光材料和超级电容器,团队带头人为凌启淡教授。
目前高性能正置结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空穴传输材料多采用掺杂了导电增强剂和氧化剂的有机小分子spiro-OMeTAD。但作为导电增强剂的锂盐吸水性强,同时掺杂体系也存在着制备工艺复杂和长期稳定性差等问题。具有共轭结构的光电功能聚合物以其空穴迁移率高、成膜性好、无需掺杂且疏水等优势,成为取代掺杂spiro-OMeTAD的新一代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空穴传输材料。
甄红宇研究员一直从事光电功能聚合物在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近日,在前期工作(Adv. Energy Mater. 2019, 10, 1903146)的基础上,再次在国际学术期刊《Advanced Energy Materials》(IF=29.386)上,发表一篇题为《Donor-Acceptor Type Polymer Bearing Carbazole Side Chain for Efficient Dopant-Free Perovskite Solar Cell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创新性得将咔唑作为侧链引入BDT-BDD交替共轭聚合物,利用主链和侧链空穴传输功能基元的协同效应,提高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的空穴传输性能。该论文福建师范大学为第一单位,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博士生游国峰为第一作者,甄红宇研究员为通讯作者。该论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资助。
空穴聚合物结构及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性能曲线
原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enm.20210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