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响应异质结构凭借其独特的区域发光特性和多样化的刺激响应能力在动态光子编码技术中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然而,传统的多色异质系统大多直接显示初始状态下的发射颜色和光学区域长度,这容易暴露指纹特征,使隐藏的信息易于解码,从而限制它们在高安全性信息保护中的应用。
近期,我院吕远超副教授、陈邦林教授、张章静教授研究团队在前期框架的光增益/腔体调控(J. Am. Chem. Soc. 2019, 141, 19959; Nano Lett.2020, 20, 2020-2025)以及光功能框架设计(Adv. Mater.2025, 37, 2412637; Adv. Mater.2024, 36, 2314005; Adv. Mater.2024, 36, 2309130; Adv. Funct. Mater.2024, 34, 2403635)的研究基础上,首次报道了单色响应氢键有机框架(HOF)异质结,并用于完全隐蔽的光子条形码。通过基于构形同化的组装方法,将含有不同VIA族元素的HOF模块进行集成,构建了单色HOF异质结构。得益于同族原子间电负性的差异,每个HOF模块展现出了独特的键稳定性特征,从而在相同的刺激下触发不同的响应行为。此外,基于同族电负性原子的电荷转移机制,可以扩展单色异质HOF的类型和响应模式。这些单色响应型HOF异质结构可以有效地隐藏指纹的固有特征,验证了其作为高安全性防伪标签所具备的不可预测编码性能。这些结果为外延框架的组装机制和用于高安全防伪微器件的响应型异质HOF的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该研究成果以“Monochromatic Responsive HOF Heterostructures via VIA-Group-Based Framework Hybridization for Fully-Covert Photonic Barcode”为题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该研究成果中福建师范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文章的第一作者是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吕远超副教授和刘鑫铭硕士生,通讯作者是我校化学与材料学院吕远超副教授、陈邦林教授和张章静教授。
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412637?a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