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的三次班会课

发布时间:2011-12-15浏览次数:203

  校友庄敏琦

有一个哲人说过:人生道路很漫长,关键处只有那么几步。

1987年,我有幸成为福建师大化学系专升本函授班的一分子,班主任是黄垂权老师。作为班主任和专业科任老师,他对我们班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付出了无数的心血,曾记得:在教室,他和我们谈学习、谈工作、谈理想;在宿舍,他和我们聊家庭、聊生活,聊人生。平等的沟通,淳淳教诲 ,使得黄老师成为同学们信赖的良师和益友。

对我而言,老师的教诲有着更深远的意义,他的三次班会课,让我终生受益,这神奇的三次课,内容可以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传道的班会课:

一九八八年初的寒假期间,是函授班开学后的有第一次集中授课,地点在漳州市教育学院。当时社会正流行一句大家大家印象颇深刻的口号“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教师的职业还没有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当时,班级不少同学存在“下海经商”的念头,学习目的性不甚明确,积极性也受影响,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针对班级存在的问题,在班会课上他介绍了师大的历史传承,强调了师范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使命感和光荣感,同时黄老师以自己的经历,为我们树立一个标杆,通过这次班会课,提升了作为一个师大人的荣誉感,坚定了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同学终生从事教育事业的决心。

授业的辅导课

进入师大的第二年,到校本部进行面授学习。学习之余,出于对黄老师的喜爱,我们也会到老师家里走走,当时的阳光新村不但留下了我们的笑语,也留下我们的思考和讨论,许多同学对他所开设的《有机选论》课程也情有独钟,学的特别好,当时我正在考虑今后从事的专业方向,虽然觉得有机化学是一门蓬勃发展的新科学,自己又有兴趣,应该大有可为,但是心里拿不准,班会课后我和黄老师述说了我的想法,在他的指导和鼓励下,我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有机分析,结果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在这个领域上取得一点成绩,证明了黄老师的指导是非常有远见的。

解惑的指导课

进入师大第三年,师大为函授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决定在函授优秀生中试行授予学士学位,这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好事,但是,看了授予条件之后,大家又沉默了,因为文件指出:除函授期间必须表现优秀外,各个科成绩和毕业论文必须良好以上,而且还要通过教育部4门专业课程的抽考和外语统考。尤其是外语这门课程,大家普遍感到没底,为此,老师反复鼓励并亲自点将,在他饱含期待的眼神的催促下,促使了我下决心报考,与此同时,老师和函授部各位老师的积极争取下,学校出台为报考学位的同学免费补习外语的政策,一年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当我们几位同学手捧有着师大学位委员会朱鹤键主席的签字的学士证书,那激动的心情,即使过二十多年,仍历历在目,感老师在我们困惑不前的时候,给我们信心、给我们鼓励、给我们帮助,迎接了新的收获。

*****************************************************************

进入师大学习,我有幸遇到一大批和黄老师一样的好老师,使我体会到百年师大“知明行笃、立诚致广”文化底蕴。是各位老师尤其是老师的辛勤教诲和帮助,使得我迈出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步,从一个懵懂的青年学子成长为福建省特级教师,也许我所认识的各位老师在师大百年历史群英谱中只是最平凡的一员,但是,正是因为有这么一大批默默奉献的平凡人,无时无刻的传播着师大的文化底蕴,培养了一批批莘莘学子,造就了师大百年教育辽阔星空更加璀璨!

感恩母校,感谢黄老师以及师大化学系所有的老师。

 

备注:作者系我院1990届本科函授校友,现为厦门集美轻工业学校教师,2010年被评为特级教师。